考研还是就业? | 知名博主秋叶邀您洽谈
转载
简历指南
请用微信扫一扫
考研还是就业?好多同学担心考研如果考不上,会不会耽误了找工作的好时机。
很多人想考研,其实不是想做学问,只是担心无法立即适应社会,通过读研给自己一个缓冲期,顺便给自己就业加一个学历砝码。
考研也好,就业也好,都不是人生的最终目标。最终的目标是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幸福一点,考研和就业无非是走向目标的两条路,哪条更好,难以判断。
人生是由选择构成的,每种选择都有成本,选择了A,就意味着放弃了B。你的困境在于没有经历过A,也没有经历过B,所以无从判断A还是B哪种更适合。更糟糕的是,无论是A还是B,都可能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似乎没有一个安全的选择。
在一个快速变动的时代,企图用一次好的选择锁定终身幸福的念头,这个可以有,但是你绝不能真的相信。
我很奇怪,很多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分析考研就业利弊的细节,干吗不尝试利用这些时间让自己的选择靠谱点?
内心懦弱的人才期待一个绝对安全的选择,而勇者是努力让自己的选择越来越靠谱。
很多孩子都喜欢做这样的假设:如果准备考研复试,就没有办法准备招聘;如果准备招聘,就没有办法准备考研复试,两个选择让我好痛苦好纠结,啊!啊!
其实,这是一个虚假的“二难选择”,我就见过很多同学既拿到考研的录取通知书,又拿到几个好单位的录用通知书,再神勇一点的顺便还谈个恋爱旅个游。
谁告诉你六个月考研复习期里,只能做两件事?又有谁告诉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只能用在一点上产出才会最高?别给自己制造逻辑陷阱,然后浪费大量时间在里面纠结,有这时间,足够你写一份好简历,然后海投给一百家单位了。
每天24小时,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娱乐2小时,学习10小时,即使这样还可以有2小时用于准备就业。准备考研,然后也同时准备就业,这不是做不到的事情。事实是在大学一边考研一边面试的人大有人在,读书成绩好不是拼谁花的时间多,而是单位时间复习效率高不高。
如果是我,根本不会想那么多,而是全心考研,等考研结束后立即全心准备求职。
有些同学是想逃避现实,想寻找完美答案,在这种没有意义的思考中任由时间流逝,却安慰自己说一直在思考。
考研失败了,工作还可以再找。别害怕失败,别想象没考上后果有多糟。很多人之所以输,是自己被自己假想的后果吓倒的,年轻没有输不起的仗,只有不敢赢的命。
记住:人生不是由一个选择决定的。人总喜欢把现在的失败归结为当初的选择不正确,而忘了决定未来的最重要的选择,是现在要立即做决定的选择。
读了研究生,不代表一劳永逸,推荐一本书给想考研或者考上研的同学看看《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
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考研方向?
很多有名校情结,或者不喜欢自己本科专业的同学,考研时往往非常大胆。他们要么报考难度非常大的院校,要么选择跨度非常大的专业,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很大风险的。
有研究生文凭是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不一定。在很多工作岗位,研究生学历不能说明什么,反而实战的经历更有说服力。
进一步思考,名校的研究生是否更好?那是肯定的。名校招生规模大,这意味着你在学校可以认识更多的校友,将来走入社会也可能得到更多校友的关照;在中国,名校往往汇集最多的名师,也意味着你将来得到名师指导或帮助的概率大一些。
假如你不怕冒风险,内心可能更渴望挑战,选择了名校或者难考的专业,就不要多想考不考得上,全力以赴去复习,要想如何做才可以提升考上的概率,这样才是正解。
如果跨专业报考,理科转工科容易,理工科转文科容易,经济类转纯文科容易,反之则难。任何一个专业都有支柱理论,如果专业基础完全不具备,考上后被导师面试淘汰的概率也大。
有些同学考研也不全是自己的意愿,更多的是出于家长的要求。听从家长的选择对不对?这个可不好说。我自己当年考研就是被家人逼的,但是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那时年轻,对未来看不清,家人的意见避免我犯了糊涂。如果在考研的想法上,你和家人有不同的意见,一定要与家里人好好沟通,达成一致。
现在读研究生要收费了,假如你没有得到奖学金资助,学费也是很大的压力。即便考研是你自己的意愿,也需要你的家人理解和支持。
我想去上班,家里要我考公务员
就业、考研、考公务员,是摆在大部分毕业生面前的三种选择,只不过是难度不同而已。
我非常反感年轻人千军万马考公务员,国考日在我看来就是国耻日。
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是把梦想放在艺术、科技、实业上,而是一窝蜂扎堆想挤进公务员体制,企图追求一碗安稳饭的时候,这个社会病了,还病得很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居然不是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在哪里上班,这多荒唐。
尽管如此,我还是能理解大家报考公务员的动机,特别是很多家长,非常支持和鼓励自己的孩子考公务员。他们觉得这样的工作有保障,哪怕收入暂时比企业低一些。这是当下时代的病。你让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去选择特立独行是很难的。在没有更好的路可选的情况下,随大流往往是普通人最无奈的选择。
有些年轻人是主动选择参与国考竞争,有些年轻人是随波逐流,也有很多年轻人是被家长逼着考公务员的。特别是家里有一点关系可以利用的,家长们更是希望孩子在考试中争气,在政府里谋得一份安稳的职业。
其实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向往公务员的安稳,但内心对公务员工作还是有些抗拒。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加入公务员队伍不是去当官的,就是做做具体的工作,自己的性格也不善于吹捧和迎合别人,在这个体制内更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前台的办事员,不犯错误,相对安逸但是没有前途。选择这样的工作就好像买了一场循环播放四十年的电影票,内心里他们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大多数父母真正的愿望是希望孩子过得开心,只是他们的人生阅历告诉他们做公务员最安逸。
只是我们得自己替自己想想,人生很长,放弃专业做一份不会经常跳槽又安稳的工作,第一,你真的愿意这样度过一辈子吗?第二,你真的认为这个国家的将来,会总是维持这样庞大规模的公务员队伍吗?
没有考上公务员的同学过十年、二十年也许会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考上,因为一旦财政出现压力,公务员被迫裁员,他们大部分再就业的难度,比拥有一份专长技能的朋友要大得多。
与其总想着给未来一份保障,不如趁年轻时多想想你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不过理想不是坐在大学里想就可以想出来的,假如没有足够多经历,人是很难明白自己到底想追求什么。
有个经典笑话说有个百万富翁在海滩边散步碰到一个流浪汉在弹琴晒太阳。
他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去工作?”
流浪汉答:“我为什么要去工作?”
“你可以挣钱啊?”
“挣钱做什么?”
“挣钱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然后呢?”
当你老了,可以衣食无忧,像我一样,每天在海边散散步,晒晒太阳。”
“难道我现在不是在海边晒太阳吗?”
很多人看了这个笑话,就会以为自己是那个看透生活的流浪汉。
我要说的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和一个没有故事的人,欣赏到的风景是不同的。
有一种工作,一旦进去,就很难再看到“海”了。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内心梦想吧,然后看看是否有最适合它的方向。
我欣赏那些给自己更勇敢选择的人,但我不能承诺你勇敢过后一定会有掌声。
我相信,越能远离体制生活的人越会得到内心的自由,虽然达到内心自由的路一定要经过更痛苦的挣扎。
热门药学资讯
查看更多>
QA和QC的区别是什么? 分别都是指什么意思呢?
2016-05-16 14:34
医药职业方面:什么是临床协调员CRC?CRC职业发展如何?CRC与CRA有啥区别?
2016-06-08 09:23
2016年中国医药十大品牌企业排名(图)医药名企制药知名企业介绍
2017-02-23 15:13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1.在推荐的失眠药物治疗策略中,不正确的是 2眩晕急性发作期的处理用
2020-04-11 14:44
2016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榜排名发布【完整榜单】
2017-02-23 14:53
QM、QA、QC的含义,是啥意思?代表什么?
2016-10-27 07:22
中国100强药企排名
2016-10-28 19:57
常用的几个医药QQ群、医药求职招聘订阅号公众号服务号和医药网站
2014-12-26 00:00
进药学招聘求职群的说明 药学+招聘
2015-12-28 08:54
专访中国药学人才网高级HR:如何更好的求职和招聘?
2015-10-31 00:00